第(2/3)页 半个月后,当自己手中的粮草,分批次卖给城中数十个大户后,王方再次下令道: “吩咐下去,将我们第二茬抢收的番薯,以及山坡地上长成的番薯,全都投入市场。” 第一茬的番薯,足有九十万斤,也正是依靠第一茬的番薯,王方撬动了整个县城的粮价。 而他手中,还有第二茬的番薯。 六个月的时间,山谷地带总共开垦了八百亩的良田,除了五百亩的水田外,还有三百亩的山地。 其中五百亩水田被人为损坏,最终只抢收了三十万斤,而三百亩山坡地带的番薯,则被顺利收割下来,整整七十万斤。 也就是说,王方此刻手中还有一百万斤的番薯储量,依旧没投入市场。 说话间,仿佛是害怕自己的举动招人嫉恨一样,王方继续道: “不用去县城中售卖,只在县城周边的村落售卖就行,哪怕对方没钱,哪怕赊账,也要在一天之内,将所有番薯销售干净!” “甚至于,哪怕扔在县城附近的大街上,也要将它们全都扔光!” 一条条指令下达后,十余道人影分散开来。 担忧的目光凝望在分散的人影身上,假如说先前的举动,只是稍稍触动县城大户的虎须的话,那么现在的举动,无异于虎口拔牙。 “王家小子,没想到你还有害怕的时候。” 懒懒的伸了个懒腰,曼娘调笑的目光望向王方道: “不过我没想到,你这家伙的胆子居然如此之大,假如是一般人的话,恐怕早已被吓死。” 无语的望了对方一眼,王方刚想说些什么,却被一道人影冲上来打断道: “何老五,你疯了吗!” “你知不知道,你之前的举动,意味着什么!” 假如说山谷中还有一个人能理解王方的举动的话,那么这个人,一定非杨玉堂莫属。 身为山谷中唯一一个接受过正统教育的读书人,也是唯一一个接受过举人教导的人,此刻杨玉堂的脸上,弥漫着复杂神色,尖叫道: “一百万斤的番薯,一旦这个时候投入市场,你知道意味着什么!” 定定的目光,投放到杨玉堂身上,王方点点头道:“我知道!” “既然你知道,为什么还要去做,你可知道,眼下县城中都是什么人收粮!” “我知道。” 说话间,掰着指头道:“一个县令,一个县丞,一个主簿,一个典吏,总共两个进士,七个举人,十五个大户,三十五个秀才。 可以说,只要有能力收粮的人,都在收粮。” 仿佛是不敢相信一样,杨玉堂愣愣的道:“既然你知道,为什么还要去做,你可知道一旦粮价平息,损失最大的就是这帮高价收粮的人,而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将你我捏死。” 第(2/3)页